一、一周股市概览

二、一周股市动态分析
A股三大指数收跌 北向资金净卖出逾60亿元
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收跌,其中沪指与深成指跌幅接近1%。两市合计成交超过8000亿元,行业板块涨跌互现,半导体板块走强,氮化镓概念大涨。光刻胶、MiniLED、半导体等板块也涨幅居前,酿酒、食品饮料、医疗等板块领跌。沪指下跌0.77%,深成指下跌0.71%,创业板指下跌0.34%。北向资金今日净卖出逾60亿元。(消息来源:东方财富)
国常会最新定调,金融控股公司准入规则明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着眼服务实体经济,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准入规范。会议通过《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明确非金融企业、自然人等控股或实际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金融机构,并且控股或实际控制的金融机构总资产规模符合要求的,应申请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会议要求,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要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推进实施,防范化解风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消息来源:券商中国)
前8月IPO规模超3000亿,定增迎新风口,迎来投行大年
受创业板注册制落地等多重因素影响,8月份新股发行数量高达63家,创IPO数量单月新高,“密集打新”已成常态,本轮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推动市场股权融资金额有效提升。按上市日计算,前8个月已有243只新股正式上市,累计募资超3000亿元,较去年全年的IPO募资额还多出两成,创出最近10年以来的新高。再融资新规下,定增市场正迎来风口。今年前8个月,券商承销的增发(投行为主承销商)规模为2487.91亿元,同比增幅244.24%。并购重组市场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前8个月,券商担任财务顾问的业务规模为2216.07亿元,同比下滑32.77%。(消息来源:券商中国)
三、一周股市行业分析
白色家电组行业资讯:
空调行业遭遇重创
2020年是空调行业表现为10年最差,疫情和天气因素对空调内销造成了“双重打击”。2020中国空调市场零售额规模同比下降18.2%,受疫情所致线下活动停摆影响,另外叠加房地产销售、装修受阻等因素。其次,今年我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以及长江流域洪涝影响,行业遭遇“凉夏”,客观上抑制了空调旺季消费需求。另外,被称作“史上最严空调能效标准”的产业新政发布,旧能效产品面临清库存压力。不过目前搭载WIFI系统的空调渗透率在2020上半年已达54%,而更加智能的AI产品也正在路上,目前国内家庭空调保有量在4.5亿台左右,未来换新比例将达64%。(资料来源:Wind)
小熊电器业绩喜人
小熊电器(002959)的半年报数据相当漂亮,2020年实现营收17.17亿元,同比增长44.51%,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增长98.9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4.16亿元,暴涨250.91%。暴涨的背后有上市后融资投入发展带来的效益,也有外部因素的助推。受益于疫情期间的宅家经济影响,今年一季度小家电的销售情况坚挺,破壁机、电烤箱、料理机、搅拌机、电饼铛成为疫情期间销量增速五强家电产品。疫情期间,线上渠道的作用凸显,小熊电器主打小家电、主要销售渠道为线上,疫情期间卖场关门、家电安装人员无法进入小区等客观因素对销售的影响反倒是最小的。(资料来源:经济观察网)
“家电双雄”中报披露,美的空调营收首超格力
日前,空调双雄格力电器(000651, SZ)与美的集团(000333, SZ)交出了2020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格力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收为695.02亿元,同比下降28.57%;净利润63.62亿元,同比下降53.73%;基本每股收益为1.06元,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40.35%,主要原因为新冠疫情期间,空调行业终端市场销售、安装活动受限,终端消费需求减弱。相比之下,得益于电商平台销售以及业务种类丰富,美的集团上半年营收1390.67亿元,同比下降9.56%;净利润139.28亿元,同比下降8.29%;基本每股收益为2.01元,美的实现暖通空调收入640.3亿元,而格力的空调收入是413.33亿元,美的在今年上半年取代格力,暂时坐上了“中国空调第一”的宝座——而之前格力已稳坐此位十年。(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基建宏观行业资讯:
绿地控股35.76亿元入主广西建工 大基建产业全国化布局基本完成
绿地控股8月31日晚间公告,根据公司大基建产业发展战略部署,公司全资子公司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8月29日以35.76亿元的价格,成功受让了广西建工66%股权,并与广西国资委签署了《广西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6%股权项目交易合同》。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转让方广西国资委将新增出资 15亿元,绿地控股同比例出资约29.12亿元,使广西建工注册资本由5.576亿元增加到49.696亿元。(资料来源:Wind)
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持续超预期
受益于基建投资需求的推动,8月重卡销量同比增长75%,挖掘机销量同比增长50%左右。
根据第一商用车网的数据,8月我国重卡市场预计销售各类车型达到12.8万辆,同比增长75%。
旺盛的基建需求带动了挖掘机市场。根据CME工程机械网的调查,8月挖掘机(含出口)销量有望达20800台,同比增速50%左右。(资料来源:Wind)
上半年湖南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保持较快增长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上半年湖南省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不含农户),比1-5月加快1.1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8.7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扭转了前三月负增长的趋势,上半年同比增长1.0%,比1-5月回升2.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升8.1个百分点,实现正增长。(资料来源:Wind)
电子&TMT行业资讯 :
工业互联网发展稳定,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在近日举办的 2020 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 《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报告表明,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环境发展稳定,基础设施加速推进,融合应用走深向实,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相关数据显示, 2019 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同比增长 47.3%。(资料来源:川财证券)
最强国庆档来袭,影视行业或迎来春天
影视板块的疫情寒冬即将过去,影院迎来疫情后的报复性消费。影院复工后,《八佰》作为先锋军15天票房突破21亿,而国庆档即将上线的《姜子牙》、《夺冠》等影片也备受期待。国庆档有望成为影视板块复苏的黄金时间。( 数据来源:百度)
华为海思进入全球半导体企业10强
由美国一家调查公司IC Insights发布的世界半导体企业营收排行榜显示,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上半年52.2亿美元的销售额及49%的增长率进入全球半导体厂商前十。这也是大陆企业首次进入前十名。在9月2日公布的署名为《不要浪费一场危机的机会》的座谈会纪要中,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会继续保持对海思的投资。(资料来源:东方财富网)
科大讯飞发布智能新品,坚持“To B+To C”双轮驱动
讯飞此次发布三款智能录音笔新品,既补全了智能录音笔全系列,又覆盖了全线机型,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公司坚持“To B+To C”双轮驱动战略,秉承着助力用户高效办公、智慧生活的理念,讯飞消费者业务连续三年保持超过30%的高增速。随着讯飞智能硬件产品体系不断完善,C端营收占比在2020年上半年达 37.59%。(资料来源:蓝鲸TMT)
食品饮料行业资讯:
二季度业绩恢复,青岛啤酒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13.77%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营收156.79亿元,同比下降5.27%;净利润18.55亿元,同比增长13.77%;经营活动现金流为49.64亿元,同比增长30.03%。青岛啤酒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受年初疫情影响,上半年主营产品销量出现下降,使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通过一季度及半年报数据对比发现,青岛啤酒上半年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二季度营收净利均出现大幅增长拉动。(资料来源:界面新闻)
上半年31家上市乳企5家营收占比超8成
截至9月2日,国内共有31家上市、挂牌乳企披露了2020年半年报数据,合计营收约为1372.26亿元。其中,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光明乳业、中国飞鹤、健合集团等头部企业营收占比达8成以上;奶粉企业成为上市乳企中名副其实的利润收割机;上游乳企在奶价上行的大背景下,依托与下游乳企的有效联动,取得了较好的业绩增长。(资料来源:新京报)
养元饮品再次澄清仅经销长江以北红牛安奈吉,占比不大
9月3日养元饮品发布公告称,刚刚签约的合作产品并非市场主销红牛产品,不会对公司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受春节前置及疫情因素影响,公司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9月2日六个核桃母公司养元饮品发布公告称,养元饮品与泰国天丝授权的广州曜能量饮料有限公司已达成合作,养元饮品旗下的孙公司鹰潭智汇健饮品有限公司将负责红牛安奈吉在长江以北的独家运营。(资料来源:新京报)
欧盟下调玉米、黑麦和高粱进口关税
欧盟公报通知,欧盟从8月26日起将玉米、黑麦和高粱的进口关税调整为0.26欧元/吨,这低于8月12日生效的5.48欧元/吨的关税。(资料来源:界面新闻)
能源材料行业资讯:
六氟磷酸锂下游需求起量,涨价空间大
截止9月3日收盘,天际股份(002759.SZ)报收13.56元,一字涨停;同属于六氟磷酸锂行业的另一龙头多氟多(002407.SZ)继昨日涨停后,今日涨幅高达7.95%,报收13.31元。
两大龙头大涨背后,与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以及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上升不无关系。有分析认为,六氟磷酸锂周期性较强,目前处于价格低位,叠加下游新能源汽车行业景气度上升、六氟扩充产能周期较长,会进一步助推其价格上涨空间。(资料来源:财联社)
国际油价或创下近十二周最大跌幅,下游需求短板明显
周五(9月4日),国际原油价格下跌,两大期货价格都可能创6月12日当周以来的最大周线跌幅,因需求低迷以及供应充裕抵消了美元走软带来的支撑。
北京时间16:15,NYMEX原油期货上涨0.73%至41.67美元/桶;ICE布伦特原油期货上涨0.54%至44.33美元/桶。两市本周累计分别下跌2.96%和3.55%。
OANDA资深市场分析师Jeffrey Halley表示:“目前两大合约都看来岌岌可危,得靠今晚强劲的美国非农就业数据来拯救。现货供应充裕,且股市惶惶不安,将会持续侵蚀信心。”
加皇资本市场分析师Mike Tran在一份报告中称:“炼油利润率低迷可能进一步压制油价上涨,我们预计今年秋季进一步减产以加快油品库存再平衡。”(资料来源:财联社)
下游市场复苏 橡胶价格触底回升
财联社9月3日讯,多重因素共振推动,橡胶市场逐步复苏。自今年4月份起,天然橡胶价格触底回升,天然橡胶期货结算价格从4月初的9590元/吨一路上涨至目前的12790元/吨,涨幅达到33.4%。尤其8月份以来,天然橡胶价格涨幅更为显著,8月初至今涨幅达到18.15%。
招商证券研报指出,天然橡胶价格持续上涨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二季度以来天然橡胶主产区的极端天气导致新胶供应紧缺,国内天然橡胶供给处于低位。国内来看,云南、海南产区受干旱和病虫害影响,割胶时间一再延迟,据隆众资讯预估,今年云南产区的天然橡胶预计减产3-5%,海南地区预计减产2%。
目前我国天然橡胶库存仍处于低位,天然橡胶库存合计23.8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了48.54%,其中海南地区天然橡胶库存较去年有大幅下降,目前库存1.05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64.47%;山东地区天然橡胶库存8.96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59.25%;上海地区天然橡胶库存8.44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39.25%;天津地区天然橡胶库存2.19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38.29%;云南地区天然橡胶库存3.23万吨,较去年同期降低19.18%。
另一方面,下游轮胎开工率持续上行,部分轮胎企业陆续发布涨价函,车市的复苏是推动本轮天然橡胶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根据中汽协数据,7月份我国乘用车产量当月同比增长13.15%,销量同比增长8.15%;新能源车7月份产量9.96万量,销量9.79万量,产销同比分别上行18.36%和22.65%,增幅都有所扩大。车市的复苏催生对轮胎的大量需求。
此外,目前海外多家公司上调了轮胎售价,全球轮胎巨头正新橡胶日前宣布8、9月份起对包括豪华轿车胎、高性能运动休旅车胎等部分轮胎涨价3%-5%不等;A股部分公司如三角轮胎、通用股份等也相继发布涨价函,可见下游需求具有较大潜力。(资料来源:财联社)
大气污染科学治理再度提及:污染防治决胜之年
财联社9月3日讯,昨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研究成果汇报,部署加强大气污染科学防治、促进绿色发展。时隔多年之后国常会再一次提出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要求,提出要促进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加快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新型节能产品和节能减排专业化服务水平等。
早在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就在京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时任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
新时代证券分析师邱懿峰提到,目前,各省市推进大气治理工作进展顺利,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指标出现了明显下降,预计未来将在目前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大气治理将持续迎来政策催化,细分板块VOCs治理和臭氧治理有望成为新拓展领域。推荐关注大气污染治理龙头龙净环保。
天风证券同时看好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替代作用,建议关注具有上游气源渠道的新奥股份、深圳燃气、广汇能源。根据天然气“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新建天然气主干及配套管道4万公里,总里程达到10.4万公里。我国天然气管网仍有可观的投资空间,推荐关注中油工程。(资料来源:财联社)
医药宏观行业资讯:
康希诺生物与上海医药协同发展疫苗行业
8月31日,康希诺生物(688185)与上海医药(601607)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在疫苗研发、生产及扩能、物资储备与供应建设等方面加强衔接联动、协同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开展疫苗产品全方位合作,以提高疫苗产业链的供应保障能力;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疫苗产品存储、配送以及供应链服务合作;双方致力于对疫情防护重要物资的增产增供创新合作,促进疫苗产品在应急和日常的物资保障与供应。(资料来源:腾讯新闻)
京东健康上线“中药饮片服务平台”, 与同仁堂健康达成战略合作
9月2日,京东健康正式上线“中药饮片服务平台”,通过打造覆盖全流程一体化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为用户带来中医在线问诊、按方抓药、中药饮片代煎及配送到家的一站式服务体验。同时,京东健康与同仁堂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并与包括同仁堂健康在内的合作伙伴共同启动“京东健康中药饮片品质及服务平台标准”。本次京东健康与同仁堂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还将探索传统中医药与互联网+平台的结合发展,在医药O2O、中药饮片等多个创新服务领域展开联合实践。(文章来源:环球网)